《流年那点往事》之 五 竹泉村漫步

书秀文琪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槟榔小说www.jnjbkyj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丙申年十月十四日,好友一行五人误打误撞来到山东沂南县竹泉村。
  原本没有把游竹泉村列在这次旅程之内,其实,来山东之前,也就压根不知道山东沂南有个竹泉村。只是听了当地民间的这样一种说法:如果来到沂南却没到竹泉村,就好比吃临沂的煎饼没放大葱,总会缺少那一段白和一抹绿。或许是这种说法对大家太引诱,大家便不约而同有了一致的想法:宁可游了后悔,也不能因错过二留下遗憾。
  未曾走进竹泉村景区大门,竹与泉相互交织的景色便映入眼帘,如果用一个字形容:美!两个字:醉美!
  竹泉村因竹而得名,竹是竹泉村的灵魂,为这北国的村落增添了气韵。在中国,竹子有特殊的含义,竹有节、虚怀若谷、耿直不阿。文人爱竹,沂南的汉子爱竹,中国君子爱竹。
  我们一边欣赏,一边谈论着与竹相关的话题,自然而然的扯到了郑板桥对竹子的情有独钟。郑板桥爱竹子,爱到无法离开竹子的地步,他种竹、画竹、写竹,以竹为友、以竹自居、以竹为生。他一生对竹子倾注了太多的感情,竹子对于他而言又有着诸多的含义。做官累了,他会调皮得像个孩子,耍着小性:“乌纱掷去不为官,囊橐萧萧两袖寒,写取一枝清瘦竹,秋风江上作鱼竿。”想必他所画的那根竹子还未落在纸上,他心中的那杆竹子早已飞到湖边钓得一分清闲了!谁会理解,这一根小小的竹子会给这位大画家带来多少乐趣?
  大文豪苏轼对竹子的感情一点也不比郑板桥逊色,他觉得“宁可食无肉,不可居无竹”。竹是文人的情人,“情人眼里出西施”,并非是竹子的娇柔,更多的是文人之间的“惺惺相惜”。
  大家赏竹的情趣由渐浓而达越浓,情不自禁的学起郑板桥“写取一枝清瘦竹,秋风江上作渔杆”来。在竹泉村,恰有清泉可供垂钓!虽然在这里垂钓难以钓得住鱼,但却能收获一种心旷神怡的心境。
  如果说竹是竹泉村的灵魂,泉则是竹泉村的生命了。竹泉村的竹子因泉而生,泉水也因竹子而妩媚灵动。
  我们一行沿着溪水追本溯源,泉水沿着茅屋的门前舍后流过,看似冷冰冰生硬的石壁,经泉水从身旁流淌也立马鲜活起来。不论是青石小路,还是苍翠竹林,或者茅屋小舍都在顷刻间与这泉水融为了一体,在细细品鉴的那一刹那把我们醉倒在这沂南古村,顿生“此间乐,不思蜀。”的念头。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